2021/6/5“異常天氣常態化與社會設施安排的思考”工作坊

    近年全球各地自然災害和異常天氣頻繁出現,幾年前“天鴿”、“山竹”等超級颱風和去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大家記憶猶新;早前觀音像海濱休憩區正式開放使用,引起市民和團體對社會設施安排的熱議。人類如何抵抗天災與疫情,社會空間如何合理分佈,均與城市規劃息息相關,也是專業人士和學術界長期關注的議題。

    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及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日前聯同天津大學、國家海洋研究中心及天津城市規劃學會理論與學術分委會合辦了“濱海高密度城市韌性空間規劃與設計研討會”,會上學者發表了有關暴風雨、炎熱天氣與新冠疫情的最新研究。為了分享研討會的討論成果,澳門城市大學與澳門城規學會在六月五日於城大氹仔校區舉行一場題為“異常天氣常態化與社會設施安排的思考”工作坊,出席主禮嘉賓包括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孔繁清、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會長崔世平、兩名主講者城大教授李超驌及周龍,以及澳門城規學會秘書長林天瀚,工作坊獲得本澳十多個團體及機構支持,派出成員參與研討。

    低效綠化致炎熱

    活動先由李超驌主講有關“城市形態與氣候韌性”,李超驌從多個角度分析本澳發生水浸及異常炎熱事件的由來,特別提出高密度建成環境並不一定是導致炎熱環境的主因;對澳門而言,草坪等低效綠化亦是導致極端炎熱環境的關鍵因素。李超驌同時介紹了美國紐約的社會公共設施、景觀設施與防洪設施結合的規劃案例,認為值得本澳在治理水浸時作為參考。隨後周龍發表“新冠疫情下城市韌性空間規劃”的專題研究,周龍的研究將電子地圖、手機應用資訊平台及政府官方數據結合,分析出本澳各區新冠疫情感染傳播風險等級,預測疫情的高危區域,可作為當局制訂旅遊政策、實施人流管制及統籌醫療設施時參考。

    人口南遷成趨勢

    崔世平分享主題為“澳門人口分佈演變”,研究引用本澳近年的人口統計資料,從人口密的數據得知,人口密度最高者仍屬澳門半島北端,但人口密度增幅最高區域則為半島南端及氹仔,即本澳人口南遷的趨勢尤為明顯,從城規角度出發,如何配合上述人口趨勢,規劃適切的社會設施,滿足居民需要,是本澳邁向緊湊城市及韌性城市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

    治水需多聽民意

    在小組研討階段,各小組就本次主題分享看法及意見,認為複合型社區設施是未來本澳城規重要的思考方向,複合型設施可結合多種功能,如社會服務、文娛康樂、防災減災、醫療救治等,特別是應對異常天氣措施如堤圍、蓄洪池、救援中心等,均可引入複合型設施的概念,多管齊下解決社會需要,同時亦是未來大灣區城市建設可共同思考的設施模式。是次工作坊另一焦點則是治理本澳水患問題,與會人士認為當局應提高水患資訊的透明度,並且多和民間團體會面,汲取民間對治水問題的意見,至於外地的案例,對本澳有參考價值,但亦要根據本澳的實際環境及市民觀感再作研究。

    主辦方及與會團體均認為是次學術分享及研討活動對完善本澳城市治理大有裨益,未來可就更多不同主題舉辦工作坊,多管道向市民普及城規知識,共同為本澳城市建設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