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至28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規劃高端論壇在澳門和珠海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產業協同與城市共融發展”為主題,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主辦,澳門城市規劃學會、珠海市規劃勘察設計行業協會聯合承辦。

本屆論壇通過主旨論壇、青年論壇、圓桌對話、技術調研等多種形式,彙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行業專家、學者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討大灣區在新發展格局下的創新思路與協同路徑,共有約170位代表參加了論壇。

開幕式上,聯合體主席、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工務司司長代表、土地工務局局長黎永亮,珠海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陳真三位嘉賓發表講話。

主旨論壇環節由聯合體執行主席、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會長、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主持,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德績,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席規劃師司馬曉,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趙渺希五位嘉賓作主旨報告。

9月28日下午,來自粵港澳的六位青年規劃師從碳中和、城市群發展、澳琴一體化、綠色產業發展、農文旅融合發展、環“兩山”價值等方面,以青年規劃人的視角探討灣區高質量發展。

圓桌對話環節由澳門城市規劃學會副會長羅赤主持,七位專家學者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發展、產業協同與規劃創新展開了深度探討,產業協同與城市特質的辯證關係成為焦點。澳門雖體量有限,但其作為國家與葡語世界聯繫界面的戰略價值突出,應聚焦平臺功能而非簡單複製香港路徑。佛山、江門等製造強市則需強化跨界要素流動,推動傳統產業向品牌化、技術化升級。

面對不確定時代,專家呼籲規劃思維亟待轉型,避免簡單套用他城經驗。橫琴與澳門的深度融合被多次強調,需打破空間與制度壁壘,實現功能重組與資源共享。

最後,崔世平作會議總結。他代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聯合體和論壇承辦單位對與會各方的支持致以誠摯謝意,並呼籲大家積極吸收論壇成果,將其轉化為切實行動。他表示,本屆論壇的順利閉幕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期待未來各方攜手深化合作、激發創新活力。同時,論壇所開啟的交流與探討將持續推進,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為大灣區建設注入持續動力。

 

詳細報道,可見:澳門聚智,灣區共融,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規劃高端論壇成功舉辦